一、材料核心信息概要
| 项目 | 详细信息 |
|---|---|
| 材料类型 | 马氏体型耐热钢 |
| 标准依据 | 中国国家标准 GB 1221-1975(耐热钢棒) |
| 主要特性 | 1. 在800℃环境下具备良好的抗氧化性; 2. 在含硫气氛及热石油介质中抗腐蚀性能优异; 3. 经正火+回火处理后,具有较高的持久强度与蠕变强度 |
| 主要用途 | 1. 锅炉吊架、省煤器管夹(工作温度≤700℃); 2. 燃气轮机气缸衬套; 3. 石油裂解管等高温工况部件 |
二、化学成分与力学性能
2.1 化学成分(质量分数,wt%)
化学成分是材料性能的基础,1Cr6Si2Mo钢的成分范围如下:
- 碳(C):≤0.15
- 硅(Si):1.50 - 2.00
- 锰(Mn):≤0.70
- 磷(P):≤0.035(有害杂质,控制上限)
- 硫(S):≤0.030(有害杂质,控制上限)
- 铬(Cr):5.20 - 6.00(提升耐热性与耐腐蚀性)
- 钼(Mo):0.45 - 0.60(提升高温强度与蠕变性能)
2.2 室温力学性能(参考值)
钢材力学性能受热处理状态影响,以下为1Cr6Si2Mo钢的典型室温性能数据:
- 抗拉强度(σb):539 - 547 MPa
- 屈服强度(σs):390 - 401 MPa
- 伸长率(δ5):25% - 31.5%(反映材料塑性)
三、加工与热处理工艺
1Cr6Si2Mo钢在加工过程中需遵循特定工艺要求,以避免产生裂纹、性能不达标等缺陷:
3.1 热加工
关键要求:热加工温度范围建议控制在1160℃ - 850℃;加工后必须采用缓慢冷却方式(如砂冷、堆冷),因该钢存在空淬倾向,冷却过快易导致裂纹产生。
3.2 焊接性
关键要求:该钢焊接性能较差,推荐采用电焊工艺,不宜使用气焊;焊接前需预热至300℃ - 400℃,焊后必须进行750℃回火处理,以消除焊接应力、避免开裂。
3.3 冷加工
- 厚度<3mm的薄板,可在室温下直接进行弯曲、卷边等简单成型;
- 若成型结构复杂,建议预热至200℃以提升材料塑性;
- 大变形量加工需分步进行,每步加工后需进行消除应力退火处理。
3.4 热处理
常规采用正火+回火的复合热处理工艺,以获得满足高温工况需求的持久强度与蠕变强度,具体工艺参数需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调整。
四、重要提示与材料对比
4.1 与1Cr5Mo钢的性能对比
相较于1Cr5Mo钢,1Cr6Si2Mo钢的核心差异的优势如下:
- 优势:硅(Si)含量高出约1.5%,显著提升材料的耐热温度上限;
- 注意点:硅含量增加同时增大了钢的回火脆性倾向,因此零件在高温下长时间工作时,需关注脆性断裂风险。
4.2 实际使用注意事项
1. 严格遵守加工与热处理规范,尤其是焊接及热加工后的冷却过程,必须精准控制冷却速度,避免裂纹产生;
2. 若需获取该钢在不同温度下的具体蠕变数据、详细热处理曲线,建议查询专业材料数据库(如《中国钢铁材料手册》)或国家标准原文。
核心关键词
1Cr6Si2Mo
马氏体型耐热钢
GB 1221-1975
耐热钢化学成分
室温力学性能
耐热钢热加工
耐热钢焊接工艺
正火回火处理
1Cr5Mo对比
高温部件用钢
锅炉吊架材料
石油裂解管材料